术语
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变性人,质疑,双性人和酷儿
该词汇表旨在提供关于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变性人、质疑、双性人和酷儿(LGBTQIQ)识别个人和相关问题的讨论中常用的单词和短语的基本定义。所有的语言都在不断进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术语被引入,而其他术语则逐渐淡出使用或改变其含义。以下术语和定义也是如此。对于涉及人们身份的术语,人们必须自我认同,才能恰当地使用这些术语来描述他们。
盟友
支持者:多数或主导群体中的一员,通过支持或倡导受压迫人群来结束压迫例如,任何支持和维护LGBTQIQ群体平等的非LGBTQIQ人士(有时被称为“直男盟友”)
雌雄同体的
兼具男性和女性特征或性质的;既不是女性也不是男性。
无性
对男性或女性都没有性吸引力,也不想与伴侣进行性活动的人的身份。无性恋是一种性取向,与“独身”不同,“独身”是一种禁欲的选择。一些无性恋者渴望建立亲密的、非性的浪漫关系,他们会约会并寻求长期的伙伴关系。
Biphobia
双性恋对双性恋或双性恋者的非理性恐惧或厌恶
双性恋
一个人在性和情感上被一些男性和一些女性所吸引的性取向和/或身份。
出柜
公开自己的身份,具体地说,是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或变性人,无论是在私下还是在一群人面前。“in the closet”的意思是隐藏自己的身份。
Cisgender
顺性人是指认同出生时被赋予的性别的人。例如,你的出生证明上写的是女性,而你认为自己是女性。
拖
穿着与另一性别典型相关的服装,通常涉及夸张的、刻板的性别特征的表现。个人在模仿、艺术或娱乐表演性别时,可能会认为自己是变装国王(变装为男性)或变装皇后(变装为女性)。
FTM或F2M
(从女性到男性):一个人出生时被指定为女性,但认为自己是男性,像男性一样生活或认为自己是男性的身份。其他相关术语包括:跨性别男性、跨性别者和确认男性。
同性恋
一个人在性和情感上被某些同性成员吸引的性取向和/或身份。虽然gay既可以指男性也可以指女性,但很多人更喜欢用lesbian来指代女性。同性恋有时被用作一个总称,指所有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和双性恋者,但有些人更喜欢更包容的术语“LGBTQIQ”。
性别
一种基于一组情感、行为和文化特征的社会结构,这些特征与一个人的生理性别有关。然后,性别结构将个体分为女性、男性、雌雄同体或其他。性别可以被理解为有几个组成部分,包括性别认同、性别表达和性别角色。
性别二元
每个人都有两种性别的概念:男性或女性。它还描述了社会将人划分为男性和女性角色、身份和属性的系统。
性别表达
一个人的身体特征、行为和表现,传统上与男性气质或女性气质有关,比如:外表、着装、举止、说话方式和社交互动。
性别认同
我们如何认同自己的性别。身份可能是:男性、女性、雌雄同体、跨性别者和其他。
不分性别的代词
不把性别与被谈论的人联系起来的代词。两个最常见的中性代词是用“zie”代替她和他,用“hir”代替她和他。
性别不一致或性别变异
一个人的性别特征和/或行为不符合传统或社会二元性别期望的身份。
性别取向
一个人对自己性别的内在感觉(例如,感觉自己是男性、女性或两者都不是)。性别取向不一定与出生时的生理性别一致。
性别角色
基于一个人的生理性别,社会对一个人应该如何行动、思考和/或感受的期望。一套传统的和刻板的角色、特征、服装、特征、品质、举止和行为,这些都与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规范有关。
Genderism
一种系统的信念,认为人们需要遵守基于只允许女性和男性的性别二元系统分配给他们的性别角色。
Genderqueer
一个人的身份,他认为自己和/或表达自己处于男性/阳刚之气和女性/女性气质之间,或在性别二元体系之外。性别酷儿可能认同也可能不认同LGBTQIQ。
异性恋主义
适用于支持异性性行为和关系的态度、偏见和歧视。它包括假设每个人都是异性恋者,或者男性/女性的吸引力和关系是常态,因此是优越的。它是一种信念,认为每个人都是或者应该是异性恋。
异性恋
一个人在性和情感上被另一性别的某些成员所吸引的性取向和/或身份(具体来说,是被某些女性所吸引的男性或被某些男性所吸引的女性)。通常被称为“直男”。
恐同症
对同性恋、女同性恋、男同性恋或双性恋者的非理性恐惧或厌恶。
同性恋
异性恋:一个人在性和情感上被同性吸引的身份;起源于医学和心理专业。目前,许多人更喜欢女同性恋或男同性恋这个词。
双性
一个通用术语,用于描述一个人出生时的生殖或性解剖结构似乎不符合女性或男性的典型定义的各种情况。阴阳人状况会影响生殖器、染色体和/或第二性征。
女同性恋
一个人的性取向和/或身份,被女性认同并在性和情感上被其他女性所吸引。
LGBTQIQ
一个总称,指的是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变性人、质疑者、双性人和/或酷儿。在过去,“同性恋”被用作一个笼统的、包罗万象的术语,但现在,LGBTQ和LGBTQIQ这两个更具包容性的术语被许多LGBTQIQ人士和盟友经常使用和偏爱。
MTF或M2F
(男对女):一个人出生时被指定为男性,并认为自己是女性,以女性的身份生活或认为自己是女性的身份。其他相关术语包括:跨性别女性、跨性别女性、肯定女性。
泛性的
一个人表现出多种不同形式的性取向,发现自己被各种性别的人所吸引。泛性恋是一个比双性恋更宽泛的术语,因为它不仅包括爱男人和女人,还包括变性人、性别不稳定的人,以及不属于男性或女性类别的性别不一致的人。
酷儿
一个总称,用来描述不符合异性恋规范社会的性取向、性别认同或性别表达。虽然在今天的许多LGBTQIQ人群中,它被用作一个中性的,甚至是一个褒义词,但在历史上,它一直被消极地使用,并且仍然被许多人认为是贬义的。通常,这个词是由那些自认为是这样的人使用的。
质疑
不确定自己的性倾向/认同和/或性别倾向/认同的人的身份。
性别或生理性别
这可以被认为是我们的“包装”,由我们的染色体(如XX或XY)、激素和内外生殖器决定。一般来说,我们出生时被指定为男性或女性。
性行为
我们做了什么,和谁做爱。
性身份
我们用性来称呼自己。这些标签包括“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酷儿”、“异性恋”、“直男”等等。
性取向
我们在性和情感上被谁吸引或导向的内心感受。
变性人
一个人的性别认同与其出生时的性别不一致和/或其性别表达不一致的身份。
过渡
一个人从一种性别认同转变为另一种性别认同可能采取的无数行动。这些可能包括社会、心理和/或医疗过程。过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它不是一次性的事件。
不再恐
对跨性别者或那些被认为打破或模糊了有关性别认同或性别表达的社会规范的人的非理性恐惧或厌恶。
变性
这个词起源于医学和心理学界,历史上是指那些性别认同与出生时的生理性别不一致的人。
个精神
(也作Two Spirit或Twospirit):在许多美国原住民中用来指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变性人或不符合性别标准的人。这个词通常意味着男性精神和女性精神生活在同一个身体里,被一些当代的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和变性印第安人用来形容自己。